首页 > 最新动态 > 建党103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新动态
建党103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4-07-0141

转自公众号:新科海博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zNzcwNDkyNg==&mid=2247483992&idx=1&sn=77664c14ee806d32dc5debc351fb3e57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岁月,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年的峥嵘岁月。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103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103年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1921年的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段段艰难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历程......


五星红旗的初稿——上海一位普通的财务工作者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01

党的诞生: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确立了解放全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



02

艰苦斗争:党的光辉历程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段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03

改革开放:党的英明决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一决策,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四、新时代:党的新征程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进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领导确保了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

六、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自我革命,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七、党的未来:继续前进的坚定信念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4年6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结语


103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让我们在建党103周年之际,向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